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醇氢电动,替代化石能源解决能源自主的液态新能源

醇氢电动,替代化石能源解决能源自主的液态新能源

2025-09-01 上午 9:58:32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编辑:邱翼     浏览量: 9307

在8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能源高质量发展成就,国家能源局局长王宏志在会上表示,“十四五”以来,我国能源事业取得突破性进展和历史性成就,能源综合生产能力和非化石能源占比等主要……

在8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能源高质量发展成就,国家能源局局长王宏志在会上表示,“十四五”以来,我国能源事业取得突破性进展和历史性成就,能源综合生产能力和非化石能源占比等主要指标将如期完成,绿色低碳发展举世瞩目,我国成为世界能源转型的重要推动者。

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司长杜忠明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随着新能源快速发展,电力消纳问题成为“成长的烦恼”。在积极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的同时,还要拓展新能源非电利用途径。“我们将推动风光电制绿氢实现规模化应用,并向绿氢冶金、绿色合成氨、绿色甲醇、绿色航煤等方向延伸,开拓新的消纳空间。”

醇氢电动,替代化石能源解决能源自主的液态新能源第1张

在杜忠明司长提到的这些电力消纳方式中,绿色甲醇是应该格外重视的路径,因为它是这些绿色能源中唯一的液态新能源,拥有电、氢、氨等无法比肩的优势。它是液态的电和液体的氢,是风光电的最佳载体,作为液态新能源,其环保性、经济性、安全性,特别是可持续性,是最有利于国家能源自主的能源形式。在即将编制的“十五五”规划中,绿色甲醇和与之相匹配的醇氢电动技术,应当作为液态新能源被纳入重点规划,成为能源安全和绿色发展的重要支撑。

为什么说醇氢电动是液态新能源?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技术路线的升级优势。醇氢电动是在电动化基础上,把甲醇燃料和甲醇发动机作为储能和能量转化单元,兼具高能量密度、补能便捷、安全可靠等优势,弥补了纯电动和氢燃料技术在续航、低温衰减、补能成本等方面的不足。作为行业先行者,吉利控股集团旗下远程新能源商用车已率先实现醇氢电动在整车平台的商业化应用,推动了新能源汽车从“纯电动”迈向“液态新能源电动化”的升级。

二是契合我国能源禀赋。我国“多煤、缺油、少气”,甲醇既可煤基制备,又能通过风光电制氢耦合二氧化碳实现大规模生产,是实现煤炭清洁高效、零碳利用的最佳路径。吉利自2005年起持续布局甲醇燃料产业链,探索“风光电制氢+煤化工”耦合路径,已形成一整套适合我国国情的清洁能源利用方案。

醇氢电动,替代化石能源解决能源自主的液态新能源第2张

三是基础设施的再利用。液态零碳甲醇可利用现有油气管网低成本长距离运输,全国现有12万座加油站仅需5—10万元即可完成改造,大大节约了补能体系建设投资。远程汽车已在多地推动甲醇加注网络建设,打造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运营模式。

四是应用场景广泛。在道路交通、非道路机械、船舶运输等领域,醇氢电动已进入批量应用阶段。欧洲已将甲醇燃料列入清洁能源重点,中国政府也于2024年出台与纯电动同等的补贴支持政策。远程新能源醇氢电动重卡、矿机、装载机、发电机组等已在全国8个省份实现规模化投放,全国首台醇氢电动船舶也即将下水,标志着中国已走在全球甲醇燃料应用的前列。

五是技术成熟度高。经过20余年研发迭代,吉利和远程掌握了醇氢电动的核心技术,形成了400余项核心专利,累计投运车辆超5万辆,总行驶里程超过230亿公里,相当于全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的两倍。实测数据显示,相较国六柴油车,醇氢电动汽车PM污染物排放降低98%、一氧化碳降低88%、氮氧化物下降82%,燃料成本降低32%—52%,经济性和环保性优势十分突出。

综合以上五点,醇氢电动作为液态新能源具有比纯电动、氢燃料等传统新能源技术更加突出显著的优势,是最适合中国国情、最有利于国家能源自主的能源形式,更适合成为国家替代化石能源解决能源自主的环保绿色可持续的新能源体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 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分享到: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标注